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心住中央土 – 隨緣應物 應物無心




今天 吾想帶大家來看這個很重要的盤… 這是大地的盤; 也稱為河圖盤…

這個盤若能了解 並將心安住在中央土的地方… 是可以超十地三乘的直達大日如來本殿





在這地盤中 含蓋了萬有的所有元素及大自然法則 看似簡單 但所有生命之運行皆在此盤中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八卦 震巽 離 坤艮 乾兌 坎
四方 東 南 中央 西 北
五行之性 曲直 炎上 稼穡 從革 潤下
五行之味 酸 苦 甘 辛 鹹
日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地支 寅卯 己午 辰戌丑末 申酉 亥子
五性 仁 禮 信 義 智
五臟 肝 心 脾 肺 腎
五竅 目 舌 口 鼻 耳
五音 角 征 宮 商 羽
五色 綠 紅 黃 白 黑(深藍)


大家生命都在這盤裡轉動 稱之為隨業流轉 隨著你所造的業力在流轉 永遠都在這裡轉啊轉而已 在這盤中四方流轉的是生滅迅速的無常

「如來禪」北禪的修法是在這盤的外圍流轉之中來修佛 所以你要經過五十二次地、三大阿僧祇劫慢慢修...

「祖師禪」南禪的修法是 你直接就跳到中央土去 一旦到中間去了 這個「四生六道」 跟我沒有關係 因為我就是中央土 一跳就坐在中間了... 所以佛就是在中間 直接就是坐在中間 跟流轉在河圖外圍的「四生六道」沒有關係了...

金、水、木、火; 胎卵濕化的流轉是輪迴、有生有滅的輪迴 中央土是永恆的常樂我淨 人一旦開悟就是坐在這裡; 這中央土的位置也稱為佛的金剛座

了解自心清淨本然的狀況 你就坐在中央的金剛座; 中央黃中土這裡... 如果你沒有開悟的話 你永遠都在外面轉而已 所以稱之為「輪轉」...

這裡講一個禪宗故事 五祖宏忍小的時候到一家佛寺去 大家都在跪著拜佛...
只有他指著佛像問人家:「那是什麼?」
人家說:「那是佛啦!佛是證得本來面目修行成就之人... 」
五祖:「他是佛 為什麼是人的形象呢?」
大家說:「對啊!佛是人做的啊!」

那麼是不是「法器」; 是不是大利根之人; 是不是對自心能掌握的人; 這裡就看出來了 五祖宏忍那時候還是小孩子 就說:「既然佛是人做的 我也是人 那麼我也可以做佛啊!」

就是這句話! 這句話就是大佛種 只一句話就與一般世俗人劃分開來了 就有了上金剛座的前行

一般人看到佛只是拜啊、跪啊、求啊 要不然就是抱怨、吐苦水、丟垃圾 既然佛是人做的 我也是人 那麼「我也可以做佛」這個觀念就很重要了...

一旦開悟的話 從明白「我也可以做佛」到更深入的「我本身就是佛」… 就不再那裡隨業流轉了 就直接進入中央土; 「四生六道」跟我沒有關係

在悟時 會立超十地三乘 不受任何束縛… 也不必經由聲聞小乘、緣覺乘、大乘這些無數階梯的修個半死… 直接由自心進入中央土 亳無遲疑自己就是佛本身 將心安住在這個念頭中 就不會進入四方輪轉之成住壞空 也沒有了輪迴… 一切皆以心不動之中央土來看世間

而心安住黃中土之人正如處在絕想崖前…

他的生命是隨時處於「絕想」的心念; 對於人生的那些功名利祿;錢財慾望;高下起伏;裦譽眨損;人情恩怨…等等的人生所有的執著慾求都已止息 對這些外在流轉的人事地物都已「絕想」了; 是在山的斷崖前面 他的前面是沒有 一切都是空...

對人世間的追求這些「絕想」 絕斷斷絕了 一切都無所求了

對世間的因緣來去保持著 若上天給我的話我就取用 若上天沒有給我的話 我一點慾求也不生 隨著上天要給要取的來過日子; 隨緣應物 應物無心 就是心住中央土的佛...

~~~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無物又無心



修行之人知道空性是吾等之本質 是萬物之本體…

但對於空性之本質及要義仍會陷入模糊抓不住的狀態… 不是以為空性是什麼都沒有… 就是以為是一種東西或境界要去追求達成… 或是什麼事都不敢做; 什麼念頭都不敢想; 不敢看不敢去感覺… 的形成了另一種執著及逃避… 也把自己弄成僵死之物…

若聽人說修行要「無心」… 就以為不能有心… 要把所有念頭都空掉; 丟掉…; 若叫你要「無物」… 你便以為什麼東西都要丟掉… 或假裝沒看見; 看不見 發生在前的事物…

今天要來說明「無物又無心」

「無心」是指 沒有「現在心」; 沒有「過去心」; 也沒有「未來心」

與人相處更無恩怨之心 心不會起洶湧波濤、整天動氣 能夠對迎面而來的人事物 以一切平常無所謂; 什麼都可以的心來應對 稱之為「無心」...

一個「無心」的人不會去記恨; 不會去記仇; 不會去有所貪求… 不會有這些有的沒有的… 整個世間變化都把它放下 連憂患、憂愁、得失都沒有 稱之為「無心」...

練這種「無心」 你必須在人群之中跟人家互動、做事情 你才能夠去練 不是說躲到山裡面 因為你躲到山裡面只是逃避 你沒有機會練 沒有機會練沒有用 還是很有心; 你只是換個環境到沒人之處的說我在練無心… 環境是變了 但是你的心仍沒有改變... 你的心沒有機會去測試…

閉關不是解決事情而是封閉事情 你必須在紅塵中去打轉、去打滾 去受盡一切委屈而又能夠調伏自心; 寬容的去諒解或感恩別人對我們做的一切是為了更高的善…這樣的放下才是「無心」… 練出這個「無心」; 練出這個無心便會自然而然的「無物」

「無物」 就是說一些物質的、萬物的都把他空掉了 還要把「沒有」這個念頭弄掉 變成虛無了...

這就是說 你有東西給我 我不會有起擁有物質的心 就是有錢、有物質在我面前出入 也覺得沒有什麼物質出入 這樣才叫做「無物」...

「無物」不是說我斷絕一切 跑到山裡面去「無物」 如果斷絕一切跑到山裡面 我還有山上的空氣、還有山、還有山上的野獸… 還有物... 身在物中而不知有物 身在外境都是物體之中而不知有物 謂之「無物」...

也就是說 「無物」指的是任由萬物穿透我身而不被卡住… 不被卡住是因為已練成「無心」… 不會被外境引起心的動盪 動念這個人很壞曾經罵過我; 有高學歷表示這個人很高貴; 有錢表示我講話就高人一等; 我只要享樂不要工作; 我不願屈就來做淸掃廁所… 既然不會有這樣的分別心; 喜惡之心; 高下心 及世間價值的論斷… 凡事「也好 也好!」 「都可以 無所謂 沒關係」… 這樣的無心之下 看過去都是「無物」… 因為你不被事物給卡住; 綁住… 既然我不被萬物卡住 那麼我哪裡都能去 什麼事都可以做 什麼事都可以要… 無心之中無不為…

修行人要能明暸… 自己的執著; 自己的心念內容其實對別人一點也影響不了; 你的心念無法傷人或愛人 反而是將自己困住、傷害… 不被事物給卡住; 綁住就是大解脫 就是愛自己…

明白這個道理又能如實的實踐不輟 必得法身佛成就…

~~~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佛即心兮 心即佛啊!




「心」乃一切之總持…

當然啦 吾所說的心乃是指「天心」「禪心」「本心」… 而言

整個三千大千世界 浩瀚無邊之宇宙 縮起來只在一個「心」中… 由一「心」中幻化三千大千世界出來… 修行之最終目的也就是為了回歸本我 明心見性 取回本有之一切權柄… 成佛也就是在成這個「天心」… 修禪也是為了証得禪心乃我之真實面目…

「明心」是明白我們的心是一切萬物變化的根本 也是天堂地獄的源頭 也是成佛、成魔、成凡夫、成修羅、成畜牲、成餓鬼、成天人…; 成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生命的根本 所以從頭到尾是我們自己的一個心而已...

無時無刻把持住自心… 除了這個本心之外 別無其它!

所以說神在哪裡? 佛在哪裡? 佛是自己的心 沒將自己的心搞清楚的話 沒有辦法成佛...

「明心」第一個是明白我們的心一切的根本; 一切萬物變化的根本是我們的這個心 明白這個心...

第二個是明白我們的心有日有月; 日是生、月是滅; 日跟月是兩個對立的宇宙現象 一邊是增的話一邊又是減; 一邊是高的話一邊又是下; 一邊是淨的話另一邊又是垢…等等 生命在這裡都是對立、對立、對立…

所以「明心」的「明」就是明白到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有對立兩方 有日就有月; 有高就有低; 有美就有醜; 有成功就有失敗… 但是看似如此對立的兩方 若再深入看到它的本來面目 便會知道其實它們是一體兩面的運作著 於是我們的心不墮入兩邊的哪一邊的喜好取捨

通常我們都是依自己喜好而執著喜歡還是厭惡要取或捨去哪一方 因此才會造成宇宙的不平衡 然後才會有很多的煩惱痛苦不順遂發生...

以賺錢來講 若今天我們是賺錢的話 那麼它同時間也是進行著虧錢的作用 只是通常人類都難以看出真相… 當賺錢顯露在外表被我們知悉時 虧錢便隱藏起來 因為我們只看見一邊 無法同時看見兩邊力量是同時在運作著 反之亦然…

生命本來就是這樣對立兩方宇宙是一體的!!! 「明心」; 「明」心這個心的話就是宇宙兩邊平衡 要明白這一點 宇宙對立兩邊是一體的 一切的增加減少、盈虧…都是一體的... 能夠完全這樣去了解而且在面對一切人事之中都能以此不偏倚的心來應事的話 這個心就「明」了 心若是「明」了的話 那是「佛心 」; 也稱為「覺悟的心」...

成佛不是說你就跳出哪裡了 還是離開地球了… 還是變成一個石雕的像 坐在那邊給人家膜拜; 抱歉 不是這樣的! 而是你對宇宙萬象的變幻了解; 明白了本來的心是什麼一個實相…

明白了天心 生命就不會有任何的煩惱 因為反正增加也是我; 減少也是我… 生也是我; 滅也是我… 一切都在這裡了平等不二! 即使肉體結束了 物質身沒有了 我還有虛空的心啊! 從虛空的心又可以再顯化成物質身 如此永恆的運轉著…

我的心處在哪裡 我就是什麼樣 心的幻現是動來動去 心在變化所以才會有各種不同的生命現象出現 所以「佛即心兮心即佛」 講的都是我們這個心...

佛即心兮 心即佛啊… 除了這個心 別無其它啊!...

~~~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修禪目的及根本的省思



「祖師禪」的禪修者下手處在於參破萬物之表相 咬破鐵彈知消息 -《金剛經》有云:「見相非相 則見如來... 」 王陽明云:「格物致知... 」才是徹見本來面目、「禪心」的唯一方法...

禪修者對於境界 最忌「著相」 絕對不受萬事萬物之活動表相所迷惑–《金剛經》有云:「若以色見我 若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得見如來(悟境)...

人為萬物之靈是因為人能證得本來面目、「天心黃中」 清淨天心流出一切萬物 各按其時得以滿願 又有「天心黃中」安置在人心裡... 但是 人們活在妄想與執著的活動中不能證得...

「黃中」的意思是在看一切萬物萬象以及面對著迎面而來的諸多因緣境遇 皆能不落入分別、論斷好壞是非及及善惡之心 心安住在非空非有; 不思善不思惡; 不執著快樂或痛苦; 不被情緒思考價值觀的左右 而能持守中道 名曰:「黃中」

「黃中」也就是「天心」; 隨著我們出生既已存在人的心中; 這也類似一個隱藏的導航系統… 人一日不得「黃中」的真理 他就不會停止一日的探索... 上天以 「黃中、天心」的形態存在人心中讓人去尋覓 由此去証得人眼睛未曾看見 耳朵未曾聽見 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本來面目; 宇宙實相」

因此禪 在體驗中證明 不是任何宗教的專利 藉此要提醒大家仔細思考的是 做這樣的功課 其動機與目的何在?

或許有人一開始真是為內心因於「未知」的驅動 也或有人是因看到世界的無常; 苦惱與虛空 而極需尋求出路 更或有人直接就是要探究「黃中」... 但人類畢竟是軟弱的 他們常常挫敗在中途上; 在禪修的過程 孤單的自我 最容易掉入小小輕安的陷阱或初步禪定的幻境裡; 因為這太符合人類「自以為是」的個性 同時也轉換了人在現實世界裡「求不得的苦」; 在禪定的現象中求得安樂窩... 也或許有人能自我要求「時時放下、步步提升」 然而也不過是落入一個更讓人不願離開的「無止盡遊戲」中...

但縱然「禪修」會發生這樣的危險 而我們也不是就因此要扼殺人類有這樣的本能... 所以在此與人們談「參禪」 卻是希望我們能更善用發揮這樣的本能 喚醒我們生命中的「黃中」 努力不懈地「追求真理」... 且要以此作為生命的動機與目的...

冥想內心觀照 產生的境界是可以浩瀚無窮的 帶給打坐人的幻想力可真是「天馬行空」; 特別對一個沒有正念的人 更是充滿了詭譎、神祕的懾受力...

的確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 這話對人是有相當的鼓舞作用 但禪修者卻要謹慎不讓自己成為「好高騖遠」以及藉此墊高自己的特殊優越感... 有史以來 人類在不斷探索著那深祕的「未知」及浩瀚的「未識」中 的確幫助人類開拓高度的智慧...

不過必須仔細省思的部份是 「未識的」未必全然都是良善的; 尤其考量到人的深重罪性… 透過「打坐」的途徑 是人心在內向四面八方放射出去的 真的是危機四伏 不會處理可能就「走火入魔」 落入極度的執著 自誇自己獨有的功夫境界 自諍自己的超凡入聖... 此時的他 志得意滿... 走進這樣的地步 往往無以自救 無人能救...

人的自我努力是值得褒揚的 但在這個二元世界中 無可避免的… 人類受制於久遠以來小我私慾及落入二元的分別 是故帶有極深的負面業性; 佛法的《百法明門論》說人有「六大根本煩惱」 貪、瞋、痴、慢、疑、不正見; 「八大隨煩惱」 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 「二中隨煩惱」 無慚、無愧; 「十小隨煩惱」 不信、懈怠、放逸、昏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人的修行就是要出離小我的深重枷鎖及妄想執著 這是生命中必要的戰鬥 雖然是困難的負擔… 但也因為有這樣的作戰 生命才有清淨的光彩...

有著向自我惡習性的作戰 學習著佈施、持戒、精進、禪定、忍辱、智慧 生命清淨的光彩層面越來越擴大 終於見到了本來面目-「黃中」... 把心安住在這「黃中」 去隨緣面對解決生命中的一切煩惱的人地事物 這就是了生脫死 出離生死苦海的大事... 換句話說… 欲得証菩提禪心及是時時在日常的身口意行為以及起心動念中觀照修整的淬出金剛火花…

~~~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禪心與人心二合一的運作




「修禪」因為去除了事物的表相 只有在順著自然 對於自己所碰到的人地事物和行為來做功課 自心去參 去破掉萬物的表相明白本來 不被萬物萬事的外相所迷惑

一個不被迷惑的人; 不被萬物萬事的外相所迷惑的話 才能有一個健康清淨的人生 這個心才叫做「禪心」...

「禪心」在發動的時候 不是用想的; 不是經由腦中思考而出來的結果… 「禪心」出來時表示這個時候你己經跟你生命的內在本質; 也就是「天心」; 跟祂是完全合一的運作著 此清淨的「禪心」 也是宇宙的「藏」; 「藏」是一個宇宙總體倉庫寶藏; 有人稱為「所羅門王寶藏」...; 也稱為「上帝的財富」; 上帝的一切才能 智慧 豐盛都在其內…

這個倉庫寶藏的力量就從你的心裡面流出來 像泉水一樣流出來 你看到的任何事情; 亦或在講任何事情時 所有的實相真理智慧自然就一直流一直流出… 這些宇宙的寶藏是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啊! 永遠沒有用完的一天! 那個「藏心」會一直流啊!稱之為「禪心流泉」...

像最清淨的泉水一樣 永不乾涸 一直流出來 一直流出來的沒完沒了… 當你在看報紙 看到在報導什麼新聞事件 此時的「禪心」就一直流出來 告知你這個事件的真實面貌; 從天心的角度來看事情; 會流出智慧來 知道錯誤在哪裡 對在哪裡 它用在哪裡才正確 智慧會一直流出來變成雙管的流動; 一個是你肉眼耳朵所接觸的這些世間的事情 另外一條是「禪心」在看事情

於是你在看報紙的時候 所接觸到的一個是肉身在想的; 一個由「禪心」流出來清淨圓滿的覺知… 會變成雙管二合一雙運 形成二合一的意識...

「禪心」在流; 「肉心」在看 變成雙管線… 「禪心」是天心; 「肉心」是人心 兩者是二合一的合併運作 這樣成了我們在看任何人地事物時 除了肉身感官 人心的思考部份之外 都還會有「禪心」「天心」同時出現來分析事情實相的結果… 這樣人心與天心二合一的運作是開悟者的生命實相

~~~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安禪 - 對萬物萬象都不要去定義它



最近… 我寫了幾篇關於禪宗及禪心的文章

就在某天 我稍度咕了一下… 喔! 是沉思一下…

心中突然冒出一句話來… 所謂的禪心流泉…

禪心說: 「打坐之中出來的任何境相都不要去定義它… !」

*****

是的… 這句話正是禪心至精至要的心髓…
(省去後面一堆陸續要po的有關禪的文章… 不過我還是會po啦)

唉… 這麼簡潔有力的一句都把禪心說完了…
禪心是這麼犀利如劍直下 不拖泥帶水

其實整句話還可以濃縮到「對萬物萬象都不要去定義它…」之解脫心要

「不定義」就是自由的真諦… 得大自在; 無所縛之逍遙

所有萬有一切 若被定義了 它就被縛了… 它就被限制而有了域界

「不定義」有兩種意義:

其一是不將萬物固定在一個範圍內 將它界定在是苦是樂; 是佛是魔; 是高是下; 是愚是智… 萬物的實相是可以任意變換定義之不拘於一種定義… 它可以有時苦會轉成樂; 有時樂會轉苦; 有時既苦又樂; 有時不苦也不樂… 世間萬物萬事都是流轉的變化不已 沒有一定相; 沒有一定義

其二是不要執著在某一固定定義上… 一旦將萬物固定在一個定義中 他/它就死了 因為他/它從原本浩瀚無邊的本來 被你用一個固定定義給框住鎖死了… 而人們自己也常常被別人對自己的定義; 或自己給自己的定義給綁住的動彈不得… 忘了自己是天地之子… 是神人行走在世間…

將萬物定義就是由伊甸園跌到失樂園… 或更甚的直下地獄B層…

不相信? 你不是常常說自己是失敗者? 是一無是處? 是可憐蟲… 是天下最不幸的人? 或者常祈求別人對自己的認同… 這種需要被認同也是定義的一個模式… 求父母的認同; 家人的認同; 上司同儕的認同; 老師同學的認同; 國家社會黨政團體的認同…

*****

常打坐禪定的人 通常都會有看見某個景像畫面的經驗… 也對於所見之事物很新鮮稀奇… 常想要求個究竟那是什麼? 就在這樣的好奇當中被所視的景物所吸引帶走… 有人會說這是走火入魔 有人會認為是神佛來加持… 或起了神通感應…

且不管自己所見的是什麼… 只要保持住空性之心… 不要去執著及定義任何所見之景物… 就任它群魔亂舞… 又或落雪紛飛 紅顏綠葉 琴韻悠遠… 的自起自滅… 就是安禪…

~~~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參禪 – 格物致知 – 咬破鐵蛋知消息




泉水是最潔淨的泉水 吃了不會肚子疼 因為他沒有污染; 也沒有細菌 在山裡面雨水進入土的表層過濾再過濾 過濾到最深 到最後再匯集湧出的... 「禪心」 是湧出的 大智慧就是「禪心」 大智慧是用湧出來的…

注意哦!知識是用背的... 世間萬法的東西叫知識 知識跟智慧是兩碼子的事了 知識跟智慧是不同的... 知識是抄起來回去背 是死的東西 別人所經驗的東西寫起來教出來讓你遵循…

「禪心」是內在的領悟...; 是天心顯露; 是天心的智慧

而禪的公案就是利用蘊含天心智慧的一個小故事或事件; 來讓人「參考」「參考」 有智慧的人就從這裡「參考」; 「參」到智慧; 「參」出智慧...

把發生事情的經過 小小一段一小場的對話 稱之為一個「案」; 大家可以用這個「案」 共同來研究稱之為「參」... 所以「參」而「觀」之 稱之為「參觀」… 大家把禪公案拿來參一參; 觀一觀…

何謂「參」? 「參考」和 「參觀」都是禪宗用語 大家把它用來當一般名詞的參觀是不一樣的… 「禪那」本身就是「參」; 「奢摩他」是「止」 將如萬馬奔騰、煩惱的心靜定下來... 「三摩缽提」是「觀」 觀察萬物的來去、觀察萬物的變化是「觀」...

「禪那」是「參」; 「參」是追究、深究; 是王陽明所說「格物致知」的「格物」; 「格物」就是「參」… 「格」就是解脫、去除其外在的表相 任何事情都有其外在的表相 外在的表相就是有生有滅、生生滅滅、零零亂亂 有二元化思維; 把人事地物斷定為美麗還是醜陋; 賺錢還是不賺錢的做分別論斷… 對立的所有的事情通通稱之為外在的表相...

「格」就是把這些在的表相劈開而看到萬物最深層的「本來面目」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外在的表相 把外像劈開看到裡面的「本來面目」; 也就是萬物的清淨「本來面目」...

「格物」就是劈開打開事物的表相; 拿掉分別論斷 只取其功用及功能; 「致知」就是你看到他內藏內蘊的內在本質 你看到「本來面目」 才會啟開你偉大的智慧出來 所以王陽明他本身學禪的 後來他用他的體悟寫出來叫「格物致知」的教導...

「禪那」在中國來講又稱之為「咬破鐵彈知消息」; 因為「禪那」就是「參」; 「參」就是用心去想、去追究、去探究 然後要去破掉萬物的表相 去了解內在是什麼意義 稱之為「參」又稱之為「咬」 將「鐵」做的「彈」珠那麼硬的外在表相名相「咬」、「咬」、「咬」…的去咬去破去剖開堅硬的外殼; 這個堅硬的外殼通常也指的是我們世間無名之妄想…

何事情都是這樣子 用自己的腦袋去剖析 了解萬事萬物的道理在哪裡? 要去破掉萬物的表相 進入他的內在智慧 「咬破鐵彈」你才能夠「知消息」 「消息」就是大道的消長訊息; 「大道」就是「藏」; 就是說必須要自己去參去格物致知才能得「藏」; 得到「禪心」...

所以那些「老參」啊! 就是那些老修行人 整天就在參這個道理、參那個道理 參、參、參、參、參個一整輩子快死掉了 稱之為「老參」啊!

那 我們要如何才能得到這個「禪」呢?

把心先「止」下來以後 不要亂想 把心放在好好去「觀」察萬物萬事的來去 參一參之後再觀一觀 又去參 再觀 觀了再參 名曰:「參觀」 「參觀」 不是現代人參觀的意思 這是修行過程所用的「參觀」...

若是有跟禪師學法 則是徒弟參、參出來之後向師父報告 師父就來「考」一「考」 「考」了之後可以 可以之後叫「證」... 這叫「印證」; 得師父的「印證」、「印可」...

若是大修行者 沒有師父教導 在無依無靠的曠野獨行時候就由「魔」來「考」; 而在禪裡面不稱為「魔」; 稱之為「磨」; 也就是要有這個折「磨」的「磨」來考 他才能快速証悟得禪心...

而有人問地藏王菩薩為什麼不到地獄來救眾生啊? 他不是有發願要來地獄救渡眾生嗎? 若是我今天在地獄的話 地藏王菩薩不來救我 我不是吃虧大了?

事實上這個事情也是一個公案 好好去咬啊! 等你咬破了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因為不是說地藏王菩薩不救 也不是說地藏王菩薩一定要去救 重點在哪裡自己要去咬啊!要去把他咬開、咬破 咬開咬破之後才能知道真正的答案在哪裡? 你才能「知消息」...

大家都不去咬破這些事情 大家都很懶的依賴 聽別人言; 看一堆書; 很方便的來使用別人的東西 那是知識不是智慧… 禪宗不是這樣做的 禪宗不給你答案 必須自己去參一參觀一觀 觀一觀之後再參、又觀又參、又觀又參 然後讓「磨」來考一考… 禪是一天24小時 醒著也參 睡覺的時候也在修這個禪 才稱之為「修禪」... 這樣的來來回回… 在不知不覺之中就完成了「禪那」的修學… 禪心就湧現了…

~~~

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在止觀中入禪心



印度以前稱「禪」為「禪那」; 「禪那」是印度語譯音翻過來的…

「禪那」的定義是「三摩缽提」和「奢摩他」一起用的… 「三摩缽提」和「奢摩他」都是印度語翻譯過來的譯音

「奢摩他」的定義是「止」; 把煩惱千般的這個腦袋 整天想東想西像水一樣的的沉澱下來 將如萬馬奔騰、煩惱的心先靜定下來 「止」心念叫「奢摩他」...

「三摩缽提」的定義是「觀」; 先「止」住一切紛飛不已的心念 把心定住了 然後在很安靜的時候來「觀」 「觀」就是觀察萬物 在觀察萬事萬物之中 去了解萬物的道理; 萬物的來去; 從中了解到生命的真諦; 了解到生命的意義; 了解到生命的任務; 和生命的一些美德善行; 同時也徹悟到宇宙的道理… 叫做「觀」; 「三摩缽提」...

煩腦千般的心先把它「止」住 再來「觀」… 兩者這樣運用的話 你就會得到很純淨的心 沒有污染的心出現… 那個沒有被9這種只要高大淨美; 只取我喜我要我想的 而丟掉捨棄我惡我厭我恨之人事物 的罪垢的心所染污

那個心那麼純像是高山裡面的泉水終於流出來了 終於這種清淨心由心裡面流出來了 很清淨無垢; 這麼柔靜無欲的心 稱之為「禪那」...

印度語的「禪那」 當初他們是用河洛語翻譯過來的 中國人就把「禪那」簡稱為「禪」; 指的是宇宙間最純淨; 沒有被9的罪垢污染的心; 這個也是永恆的心; 永恆的本性; 一切宇宙間的至真、至善、至美; 稱之為「禪」… 在中國稱之為「天心」… 而它發出宇宙永恆的原音「長音的阿~」...

在三界六道之中 唯一比較能夠修禪的是人道而已… 人類身體本身俱足天跟地; 以及三界六道十八處 是圓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縮影… 只要經歷過生命中諸多的歷練後 便能開發出天心本性及禪心智慧…

天人可以修禪 但是因為天人的福報極大 享福力量強 這讓他們沒有什麼逼迫力量及動力來修禪… 所以說富貴修行難 不要說天人 社會上只要生活很好很舒適的人他就不會修了...

若拉到地獄去 那裡的人太苦了 整天受著業報的折磨 也沒有辦法修行… 畜牲道又那麼傻… 餓鬼道則是每天都快餓死的為搶奪食物而受苦… 修羅道整天要殺人要打架要戰爭 哪裡能夠修行? 在其中唯有半苦半樂的人類才好修行 人身難得; 能得人身是萬幸萬幸的恩寵...

~~~
*****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禪公案 - 燒舍利子



禪宗裡面又有一個公案:

有一個來掛單的比丘 是位有開悟的禪師 進入到一家禪寺 那個禪寺已經殘破不堪...

冬天下著雪好冷哦! 就燒塊木頭來取暖吧! 但放眼望去 四周找不到一塊木頭 因為這個破禪寺裡可用的木頭 早就被人家拆光拿去用了 只剩下大殿上還有一個釋迦牟尼佛的木雕在那裡...

他說:「這個好! 劈了它當柴用...」

那家禪寺雖然殘破 但是還是有住持 那個老住持就衝出來說:「不行啊!那是佛啊!佛怎麼可以當柴燒...?」

他說:「哦! 是佛哦! 那就把他燒得舍利子來...」

老住持又說:「胡說八道 木頭豈能燒出舍利子!?...」

他又回答:「既是木頭 那劈了他取暖用...」

老住持: 「@#$%^&… 」 不知如何作答…

像這樣的舉動… 一般信奉佛教之人一聽到 會咒罵個 啊!大不敬啊、毀謗三寶啊、地獄惡業啊...的…

但是 在禪宗中 達摩所傳的都是直指人心… 教人捨棄外在形相的依戀執著… 不要在外相中磨磚作鏡的…

佛在心中莫遠求
心外求法是外道
此言非從吾口出
乃是祖師卍叮嚀…

~~~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禪公案 - 先拜佛還是拜祖呢?




「禪」有一個公案

一個禪寺外來了一位禪師...

住持就問他:「你是先拜佛呢還是拜祖呢?」

佛當然是是指的大殿之中那個木頭刻的、那個石頭雕的、那個泥土塑的那個釋迦牟尼佛; 祖就是一祖達摩祖師 禪宗是以達摩祖師為一祖 所以他的名稱叫一祖 祖就是在法堂上面弄一個一祖達摩祖師...

** 以禪宗來講 有人主張應該是先拜祖 因為代表我是禪宗一脈; 是開宗一祖達摩之脈… 而又有人主張說達摩當初的師父還是源自釋迦牟尼佛一脈傳下來的 應屬世尊之脈 故應先拜佛才來拜祖...

結果外來的禪師說:「兩個都不拜 我只拜我的禪心...!」

*****

本來就是這樣子啊!

我自己所開悟的禪心 祂本身也是釋迦牟尼佛所碰觸到的禪心 也是一祖所碰觸到的禪心 既然我拜我的禪心的話 那麼佛跟祖我都一起拜了...

所以真正的禪宗祖師爺講話 有時候會讓人家覺得聽得不大入耳...

不過 此乃真明白之人才能說出之語… 是真正印心之禪所說的話… 去除了一切外相外名… 不假外求… 物我不二… 同一心也…

~~~

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菩提禪心



菩提禪心

在吾的修行道路上 實不曾著重任何盤腿打坐…
打坐時頭腦空洞洞 什麼念頭也蹦不出來之空…
想看能不看見什麼 卻落得自嘲腿麻腳抽筋唉…
又呼又吸守肚守頭 肚一團頭疼疼趁早逃夭夭…
巴不得有人來按摩 筋軟肉鬆身心暢快夜好眠…

明白若身有痛時; 心便在痛處… 身有勞時; 心便在勞處… 便可安禪…

*****

大體說來 吾真的沒什麼耐心打坐 故不曾在打坐; 或一般所認為的靜坐禪定法中下功夫… 因為換得肉身勞苦 像一個木頭人… 這樣能成道… 嗎?

*****

禪只在心中求功夫 照見自心明白 觀世事清朗如十五明月映平鏡

了知 平鏡所映一切皆是映像的虛幻無實; 變易流轉無常; 鏡花水月心中過; 不曾一瓣來沾身啊…

禪即是心啊!!!… 菩提達摩來到中土傳法 唯傳一心…

*****

反之… 吾倒是時時在找尋我的心…

初時… 以為有個心在外… 舉凡任何人事地物 都到處問人家: 「請問你是我的心嗎?」… 沒人理我!

再時… 知道心不在外而是在內… 於是拼命在自身內找我的心… 一直問: 「我ㄋㄟ?! 我在哪裡ㄋㄟ?! 我的心在哪裡ㄋㄟ?!」 翻遍整身細胞原子分子的…

再再時… 在內在找到心… 可… 又以為有個人我(我這個肉身一切)的我及物我(所有外境一切)的我

再終時… 啪擦… 物我合一… 兩股匯一流… 原來心不在外也不在內; 即在內也在外…

終究時… 看著萬物一切來來去去… 成住壞空… 苦空無我… 常樂我淨… 無常是常… 我即是觀者亦是被觀者… 所有一切即是心的顯現… 一切都是我啊!!!

在此一切皆禪… 一切皆心… 一切皆我… 無處不禪定… 無處不禪心… 無時心不禪… 無時心不定… 之亙古未來都在禪定中…

到處都是禪… 到處是心… 萬物實無法須臾離開禪心…

*****

若能解我所說… 三藏十二部經典皆含藏其中… 得証菩提禪心…

~~~